学生能够分辨事物的不同部分、检测模式和组织信息。这一层次的学习要求学生思考知识之间的关系。学生能够对信息进行评价、生成新的想法,提供证据和解释。学生能够应对复杂情境下的挑战、提出创新想法并实施。这个模型的目的是帮助教育者和学生以更系统化的方式评估和深化学习。通过理解这六个层次,教育者可以设计出更有效的教学活动和评估方法,学生也可以有更明确的目标和评估标准。
六层次模型是一种关于理解和评估知识深入程度的框架。这个模型由认知心理学家本杰明·布鲁姆(Benjamin Bloom)提出,并在教育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六层次模型将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分为六个不同的层次,从低到高分别为:
1. 知识(Remembering):对于所学材料的基本记忆,包括记住事实、术语、定义和公式等。这一层次的学习重在记忆和熟悉。
2. 理解(Understanding):对所学材料的理解和解释。学生能够解释概念、分类信息、描述过程等。这一层次的学习要求学生不仅记住知识,还要理解其意义。
3. 应用(Applying):将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应用到新的情境中。学生能够使用学到的知识解决问题、执行任务和分析情境。这一层次的学习要求学生将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
4. 分析(Analyzing):对知识进行拆解和分析,理解其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学生能够分辨事物的不同部分、检测模式和组织信息。这一层次的学习要求学生思考知识之间的关系。
5. 综合(Evaluating):对所学知识进行评估和判断,形成个人意见和见解。学生能够对信息进行评价、生成新的想法,提供证据和解释。这一层次的学习要求学生能够独立思考和综合知识。
6. 创造(Creating):通过整合已有的知识和技能,创造新的、原创的思想、解决方案和产品。学生能够应对复杂情境下的挑战、提出创新想法并实施。这一层次的学习要求学生有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能力。
这个模型的目的是帮助教育者和学生以更系统化的方式评估和深化学习。通过理解这六个层次,教育者可以设计出更有效的教学活动和评估方法,学生也可以有更明确的目标和评估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