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流层温度随高度升高而降低是因为大气层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和散射现象导致的。太阳辐射到达地球后,地表吸收部分辐射并释放热能,使得地表温度较高。随着高度的升高,空气密度逐渐减小,空气分子间的碰撞几率变小,导致空气的传热效果变弱,温度逐渐下降。然而,在对流层的某个高度范围内,温度会随高度的上升而升高,这个范围被称为逆温层。逆温层可能由各种因素引起,例如地表的恒温层、大气垂直运动、辐射收入和污染物影响等。
对流层温度随高度升高而降低是因为大气层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和散射现象导致的。太阳辐射到达地球后,地表吸收部分辐射并释放热能,使得地表温度较高。随着高度的升高,空气密度逐渐减小,空气分子间的碰撞几率变小,导致空气的传热效果变弱,温度逐渐下降。这种温度递减的现象称为“大气递减率”。
然而,在对流层的某个高度范围内,温度会随高度的上升而升高,这个范围被称为逆温层。逆温层可能由各种因素引起,例如地表的恒温层、大气垂直运动、辐射收入和污染物影响等。不过,总体来说,随着高度的上升,对流层温度仍然是递减的。
其中,对流层的最低部分(地表至约10-15千米高度)被称为对流层低层,温度递减率通常在6.5°C/千米左右;对流层的上层(约10-15千米至约50千米高度)被称为对流层中层,温度递减率较小,约为1°C/千米;对流层中部到对流层顶部高度的范围内,温度递减率又大约为2°C/千米。
综上所述,对流层温度随高度升高而降低,只在逆温层等特殊情况下会出现高度升高温度升高的现象。